您现在的位置: 掌叶半夏 > 掌叶半夏归经 > 正文 > 正文

端午节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7 20:29:20
今天是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想必大家也都开始度假了一提到端午节,很多人都会想到龙舟、粽子,当然还有著名诗人屈原。很多人都以为端午节是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成立的一个节日,据说屈原因劝谏楚王而遭受贵族排挤毁谤,因此被楚王疏远流放,后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这个节日。但事实上,屈原表示:这跟我有毛线关系?端午,其实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事实上,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节。端午节最早出现在古代百越地区,也就是现如今长江中下游以及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而举行图腾祭祀所设立的节日。在春秋之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有人以龙舟竞渡的形式来举行祭祀习俗,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很显然端午节并非因屈原而存在。由于古人觉得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刚好正处于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因此这段时期容易生百病。人们在这段时间往往都会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主要为了驱邪辟邪、保健健身。而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最早将屈原与端午记载联系起来的是南朝梁国的吴均。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而南朝离战国已经有多年,若端午真的为了纪念屈原,在这多年人们怎么都不提一提屈原呢?粽子,也真的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发明。粽子,最早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而在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但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已经出现,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古人们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或许你会说:既然端午都跟屈原没有关系,为何我们如今为何都说要纪念端午?虽说端午不是因屈原而起,但却因屈原而长,屈原的忠君爱国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深受各朝皇帝的称赞,为了让广大老百姓们学会领会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就需要树立牌坊,给后代之人给予榜样的力量。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文学诗句,都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我们今天过着端午节,同样也是纪念先人,更是纪念一种精神!最后,祝各位端午节快乐!!!注: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hangyebanxiaa.com/bxgj/4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掌叶半夏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