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南京推出“才汇金陵、共创未来”人才云聘云创活动,该平台共有家企业参与,提供个优质岗位。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短短5天的时间,这个平台就收到了3万多份简历,不少参与招聘的企业,都通过这个平台,很快地找到心仪的求职者。
南京鼎科纳米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纳米颜色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的高新科技企业,这家在去年刚刚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处于业务拓展期,目前急需不少化工方面的高端人才。5月19日,南京鼎科纳米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将求职信息,上传到“才汇金陵、共创未来”人才云聘平台上,两天时间不到,就收到简历多份,是他们所需招聘人数的四倍多。云招聘平台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帮助企业以极高的效率,得到需要的人才。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中车旗下一级子公司,是我国铁路客车、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专业化研制企业、系统集成供应商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方案解决者。该公司计划招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员工人,年前公司招聘计划就已经全部完成。在这次云创云聘活动中,公司在电气研发、软件开发岗位上追加招聘20余人,结果很快收到简历近份,已全部通过网络视频完成了面试,并完成了招聘签约。
今年5月1日起,南京正式实施《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十项措施》。该新政从放宽落户门槛、保障人才安居、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企业吸纳、营造便捷准入创业环境、有效支持激励自主创业、鼓励大学生入伍、优化就创业培训、加大定向扶持力度、加强就创业指导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具有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
一、放宽落户门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凭学历证书即可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
二、保障人才安居。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0元、元、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年内建成套约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将《年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中相关企业“取得硕士学位人才”申购政策延伸至该类别的本科毕业生同等享受。
三、拓宽就业渠道。全年动员组织在宁各类企业推出20万个以上岗位专项用于高校毕业生招聘,其中,市、区属国有企业拿出不少于0个岗位,新型研发机构及其引进或孵化企业提供不少于个岗位。同时,市、区安排不少于个事业单位岗位、个社区(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
四、促进企业吸纳就业。对外地高校毕业生来宁到企业求职的,每人发放元一次性面试补贴。鼓励企业录用符合认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可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每人每年7元的税费依次减免优惠。中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1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及高级工、技师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保的,按0元/人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推进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工作,促进对口就业。
五、营造便捷准入创业环境。高校毕业生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集中经营场所注册登记的,免提交租赁协议、房产证明,实行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制。开辟高校毕业生创业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开办企业线下申请“一窗式”服务,当日办结。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免费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流程服务。
六、有效支持激励自主创业。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工商登记起,3年内可按每年1.44万元限额依次扣减相关税费。将在宁高校和省级大创园全部纳入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年内对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放宽至3次、期限延长至6年,获市级及以上创业赛事奖项的可取消反担保手续。扩大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遴选并给予10-50万元资助,对已资助项目中发展前景好的可给予最高万元接力投资。
七、鼓励大学生入伍。大专和本科学历入伍奖励金标准由原家庭优待金的50%、60%提高至70%、80%。扩大事业单位定向招录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规模,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参加我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时享受加分待遇。
八、优化就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对象由毕业年度放宽至毕业前两年;创业培训补贴对象放宽至在校期间。新开发个以上见习岗位,见习补贴对象放宽至非本市户籍见习后留宁就业大学生,见习期享受我市最低工资标准80%的生活费补贴。因疫情影响见习暂时中断的,按一级响应时限延长见习单位补贴期限,给予见习单位和学员相应补贴;对见习期未满正式录用毕业生的,给予用人单位剩余期见习补贴。
九、加大定向扶持力度。对城乡低保家庭等6类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毕业学年可申请享受元/人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及对应就业指导和创业帮扶。对符合条件的毕业两年内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社保补贴。
十、加强就创业指导服务。全年面向高校毕业生组织场以上网上及现场招聘,并24小时提供平台对接服务。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鉴证手续、市内就业调整和就业报到手续。南京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将档案直接转入市人才服务中心,对因疫情影响延迟离校的不限档案转办时限,毕业两年内落实工作单位的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
10条新政,2个多亿的“真金白银”,是南京在特殊时期拿出的特殊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同时,致力引聚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创新名城建设。新政明确,今年我市将动员组织在宁各类企业推出20万个以上岗位专项用于高校毕业生招聘。其中,市、区属国有企业拿出不少于0个岗位,新型研发机构及其引进或孵化企业提供不少于个岗位。
两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超73万人
南京这片热土,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的“第一志愿”;众多高学历人才纷至沓来,为南京创新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近年来,南京立足科教资源禀赋优势,深入推进创新名城建设,制定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人才集聚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两年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超73万人。
李克强总理在宁考察时,对“宁聚计划”引才实效给予充分肯定,赞许“这说明南京这座城市是开放的,是很有活力的”。
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是南京实施创新名城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注重创新政策、拓展空间、精准服务、优化生态,致力引聚各类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不断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聚才用才效应持续彰显。
全媒体记者:赵荣剑张凛编辑:江沁涵执行主编:李岩主编:周长城
南京V观:
南京广电集团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短视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hangyebanxiaa.com/bxry/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