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掌叶半夏 > 掌叶半夏入药 > 正文 > 正文

半夏有多毒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3 12:42:46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半夏听着很美,可是它有毒,《本草医笺》就直接说“半夏毒草”,它有多毒呢?

生半夏“戟人咽喉”,毒性主要表现在对舌、咽喉等多种粘膜的刺激性,导致舌及咽喉刺痛肿胀、失音、眼结膜水肿、呕吐、水泻等副作用。有医家亲自体验,将0.5g生半夏粉入口中,瞬间口麻如针刺,一个小时后才消失。

你们放心,末雨是不会去尝的(●—●)

有学者发表了临床抢救6例因服食生半夏而中毒的报道,有1例患者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病例中5例是口服生半夏粉末8~10g,1例是饮用生半夏药酒mL,半夏毒性可见一斑,诸医皆畏其毒,而不敢用其生品,强调用炮制品。但现代医家用生半夏的不乏其人,还有好多医家自尝、自用生半夏。

李可先生为山西名老中医,擅长重用附子、乌头、细辛、生半夏、生南星等“毒药”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等,被中医泰斗邓铁涛誉为“中医的脊梁”,他曾谈到过对生半夏的应用体会:

“大家不要怕,我一辈子用的生半夏,书上写的是1吨,实际我每月平均剂量30到50kg,和附子情况差不多,比生南星多一点,绝对不会出问题,这是张仲景告诉我们的,大家要相信医圣是不会错的,所有《伤寒论》的方子半夏都是生半夏。生半夏后面有个洗字,就是用开水冲一回,为什么制半夏治不了病,在座的可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制半夏的制作过程,清水泡15天,泡到发酵,再加水加白矾,又15天,然后拿姜、甘草和到一块,再泡15天,共45天,制出来的半夏纯粹是药渣子,治不了病。再一个问题,根据《神农本草经》,半夏治病是辛以润之,它为什么能通大便。我用生半夏先是洗一洗,洗下来的水是黏糊糊的,滑的,那个就是通大便的。凡是辛的东西都有润的作用,产生津液,附子大辛,他可以生津液。左季云老先生评价附子就是通阳生津液,阳生阴长。我知道卢老师的观点也是,阳不生,阴不长,所以生半夏绝对无害,民初的张锡纯老先生就是用生半夏,近代的朱良春老先生,也是用生半夏治病,生半夏治病非常快,刚才介绍的这两种病用制半夏完全不会起作用。”

但咱也不是名老中医,还是悠着点吧!

对于半夏的刺激性成分,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在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半夏中含有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辛辣味的成分为2,5-二羟基苯乙酸(尿黑酸)及其葡萄糖苷,并认为苷的刺激性比游离酸强。60年代末,日本学者又从半夏中分离得到了约0.%的3,4-二羟基苯甲醛(原儿茶醛),并认为其葡萄糖苷是半夏辣味的本质。这两种观点没有说明如何判断尿黑酸及其苷或原儿茶醛葡萄糖苷为半夏中的具有刺激性和辛辣味的成分。原儿茶醛葡萄糖苷被认为是半夏的辛辣刺激性成分也仅是一种猜测,没有相关实验依据和参考文献,且某些具有很高含量的原儿茶醛的中药并没有辛辣刺激性或明显的毒性报道,有关专家就此提出了质疑。

90年代,南中医的吴皓等认为,半夏的主要刺激性成分是不溶于水、有机溶剂,同时经过加热煎煮也不能被破坏的草酸钙针晶,大量极细长并质地坚韧的草酸钙针晶直接刺激黏膜细胞导致细胞破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从而引起刺激疼痛感。也有研究数据表明某些植物中草酸钙针晶的作用是防卫草食性动物,这种针尖的形状被认为是防御机制的关键部分,植物中的草酸钙针晶可分为防御作用和非防御作用类型,其中具防御作用的针晶束并不严实紧密,当被动物咬食时,起防御作用的针晶可被喷射出来对抗外界物质。

学者们采用家兔眼刺激实验方法,验证生半夏中草酸钙针晶的刺激性作用,比较半夏提取草酸钙针晶前后、提取出来的纯草酸钙针晶及半夏水和各种有机溶剂提取液的刺激性作用,并对半夏草酸钙针晶刺激性作用进行量效关系试验。结果显示生半夏中的草酸钙针晶具有强烈刺激性,与半夏生品混悬液在针晶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对家兔的眼刺激作用基本相同,针晶浓度与家兔眼刺激程度呈现确切的量效关系。

但是为什么半夏的草酸钙针晶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其他植物,如茜草,有很高含量的草酸钙针晶却没有刺激作用?又有学者指出,半夏的针晶上有“纵沟”,实验中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茜草中的草酸钙针晶大多为粗短型,而半夏草酸钙针晶细长坚韧,末端尖锐,在形态上有非常大的差别,认为虽然同样是草酸钙针晶,在不同植物体中可能由于草酸钙晶体的结构、形状、质地上的差别导致有无刺激性作用。

关于毒性成分接触组织内液的具体途径,提出两种可能:一种是毒性成分隐藏在针晶的纵沟内,针晶刺破粘膜后毒性成分亦随之进入组织内部;另一种可能是毒性成分在针晶附近但不会进入人体细胞内部,粘膜被针晶刺破后组织内液沿着纵沟渗出,然后与外部的毒性成分接触,发生生化反应并产生刺激作用,渗入到舌头和咽喉的组织中并引起短暂的组织坏死。

口服生半夏的水煎液对咽喉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失音,但灌胃却无此现象发生,也有学者认为造成失音的原因是由于毒性成分直接作用于咽喉的结果,并不是经胃吸收后而产生的刺激性。入汤剂煎煮以后,上述刺激性作用消失。

关于半夏毒性成分的本质,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是蛋白酶类物质。但对其具体为何种成分没有明确定义,各方观点均没有得到学术界公认。

说到半夏的毒性,不得不提《冷庐医话》中记载的医案,我当初还特地拿给中药药理学老师看。

“病有因偏嗜食物而成者,非详问得之,奚由奏效?……吴廷绍治冯延已胸中痛,询知平日多食山鸡、鹧鸪,投以甘草汤而愈。杨吉老治杨立之喉痛溃烂,饮食不进,询知平日多食鹧鸪肉,令食生姜一片,觉香味异常,渐加至半斤余,喉痛顿消,饮食如故。梁新治富商暴亡,谓是食毒,询知好食竹鸡,令捣姜捩汁折齿灌之而苏。某医治一妇面生黑斑数点,日久满面俱黑,询知日食斑鸠,用生姜一斤切碎研汁,将滓焙干,却用生姜煮汁糊丸食之,一月平复。盖山鸡、鹧鸪、竹鸡、斑鸠皆食半夏,故以解其毒也。”

毁三观吧,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会有以下一连串的疑惑——那些鸡吃了之后不会代谢掉吗?蓄积性中毒吗?那他得吃多少只鸡才能中毒呀?

于是我查了下《冷庐医话》记载医案的一个出处:《北梦琐言》卷十记载“唐有富商船居,中夜暴亡。迨晓,气犹未绝。邻房有武陵医士梁新闻之,乃与诊视,曰:‘此乃食毒也,三两日得非外食耶?’仆夫曰:‘主公少出船,亦不食于他人。’梁新曰:‘寻常嗜食何物?’仆夫曰:‘好食竹鸡,每年不下数百只。近买竹鸡,并将充馔。’梁新曰:‘竹鸡吃半夏,必是半夏毒也。’”

好么,每年不下数百只,够能吃的!这“吃鸡”吃得都赶得上你们了。

后来我又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徐文伯自幼师从其父,医术甚精,被宋明帝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医”。宋明帝登基6年(公元年),喉中长了个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到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了。朝臣经过商议,决定请徐文伯来医治。徐文伯望闻问切后,告诉宋明帝:“您每天吃3次生姜,每次5两(16两一斤),必愈。”使臣忙用清水洗净生姜用刀切成小片,明帝强咽生姜,生姜又辣又硬,搞得明帝嗓子眼钻心地痛,泪流不止。明帝说:“徐文伯,你是想置朕于死地,还是成心想看朕的笑话?”徐文伯说:“冤枉之极,末医怎敢和皇帝开玩笑?”吃完两斤生姜后,明帝喉中脓血越来越少,当三斤吃完后,喉疾竟然全好了,吃什么东西都无碍。

明帝问徐文伯生姜为什么有这般神奇功效,徐文伯解释道:“皇帝平时喜爱进食竹鸡,而竹鸡最喜欢吃半夏,生半夏是有毒中药,这种鸡身上有半夏之毒,陛下吃下去,那半夏之毒必然留在食道、咽喉,服生姜正是解半夏之毒。”明帝听后甚喜,命使臣将祖传鸳鸯剑赐于徐文伯。

于是我就思考呀思考呀,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头脑风暴后,我得出结论——本人对此事持怀疑态度←_←

半夏配生姜,属相畏配伍,中药七情中的“相畏”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半夏畏生姜,即半夏的毒性可以被生姜抑制。此说源于陶弘景,“半夏有毒,用之必须(配)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陶氏此说对后世应用生半夏必须配伍生姜,甚至不敢用生半夏者影响很大。

将生姜与半夏配伍的临床经验应用于炮制便是姜半夏。

姜半夏是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姜半夏)

现在临床常用的还有清半夏和法半夏。

清半夏是取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kg半夏,用白矾20kg。

法半夏是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无干心,取出;加甘草、石灰液(取甘草20k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值为12.0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呈均匀黄色为度,取出,洗净,阴干或低温烘干。每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此外,尚有一些地方炮制品:

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

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

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

苏半夏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一直不明白这名字怎么来的)

半夏经炮制后增效减毒,这些炮制品功效有一些区别,我就不一一讲解了,否则这篇文章就太长了,今天去实验室时发现洋槐花开了,下期文章就给大家讲讲槐花。

——end——

上期半夏文章链接:

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hangyebanxiaa.com/bxry/754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掌叶半夏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