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属中医“小儿咳嗽”范畴,其病位在肺,因肺脏上通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气司呼吸。风寒、风热之邪,或由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外邪犯肺,肺气不宣,肃降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气喘。采用半夏糖浆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是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之一。
01
简介
本品为淡棕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甜,具清凉感。收录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其功效主要为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02
组方介绍
本方主要由半夏、麻黄、紫菀、桔梗、枇杷叶、远志、陈皮,甘草、薄荷油组成。
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用可治疗痈肿痰核。
点击此处可详细了解——半夏
麻黄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紫菀
辛、苦,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枇杷叶
苦,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制远志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陈皮
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薄荷
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03
相关现代研究
抑菌作用
实验采用半夏糖浆处理人为污染高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以无处理的菌液组做对照,在第14天时,试验组和菌液组相比,所有样品菌数下降值为均大于3lg;第28天时,所有样品的试验组和菌液组相比,下降值均大于3lg,且相对于前一个测定时间点,试验组的菌数均小于10cfu/mL,均未增加。结果表明半夏糖浆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04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将门诊中的例小儿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糖浆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实验结果显示半夏糖浆治疗组小儿支气管炎疗效较好,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5
注意事项
1.忌食烟、酒、辛辣等食物。
2.糖尿病患者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拓展阅读
[1]管敏昌,彭苍骄,杭金国,汤卫红.半夏糖浆治疗小儿支气管炎6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1(02):80.
[2]牛辰瑾,周军.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半夏糖浆中(-)-薄荷酮和薄荷脑的含量[J].天津药学,,32(02):29-32.
[3]张文燕,曹晓云.半夏糖浆/半夏止咳糖浆抑菌效力测定及分析[J].中国药品标准,,21(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