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
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疏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理气方。气分病主要包括气虚与气逆。气虚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低下,气虚宜补气,列入补益方药章节阐述。气滞、气逆病证主要表现为机体或脏器的功能障碍,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理气方药具行气或降气之功,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胃气上逆等证。引起气滞、气逆病证的原因很多,诸职寒暧失调,忧思郁怒,痰饮,湿浊,瘀阻,外伤,以及饮食不节等因素,皆能影响气机的运行,进而发为气滞、气逆病证。气滞者常表现为闷、胀、痛,气逆者常表现为呕恶、呃逆或喘息。临床使用理气方药,必须针对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宜的配伍。理气药物以辛燥者居多,易于耗气伤阴,气虚及阴亏者慎用。橘核丸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一两(各9g),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6g)。
疝。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
用法: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方歌:橘核丸中川楝桂,朴实延胡藻带昆,
桃仁二木酒精丸,疝痛丸盐酒吞。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运用:
1.本方主治寒湿疝气。以睾丸肿胀偏坠,痛引少腹为证治要点。
2.若寒甚者,可酌加小茴香、吴茱萸等以增强其散寒止痛之功;瘀肿重者,可酌加三棱、莪术等以祛瘀止痛;寒湿化热,阴囊红肿痒痛者,可去肉桂,酌加黄柏、土茯苓、车前子等以清利湿热。
3.睾丸鞘膜积液、急慢性睾丸炎、睾丸结核、附睾炎等属寒湿者,均可加减使用。
半夏厚朴汤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9g),苏叶二两(6g)。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
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运用:
1.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2.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
注意事项: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如见有咽干颧红,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虽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