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掌叶半夏 > 掌叶半夏性味 > 正文 > 正文

健康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指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7 18:34:58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

引发腮腺炎的病因

●感染,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腮腺炎的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是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

腮腺炎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多见于儿童患者,男孩多于女孩,腮腺炎脑炎的发病率约0.3%~8.2%,有的无并发症的腮腺炎患者中30%~50%甚至65%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系由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脑膜脑炎症状可早在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肿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和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仿,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

●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预后多良好,肿大的腮腺可能压迫神经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平衡失调、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上升性麻痹等,偶有腮腺炎后因导水管狭窄而并发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

●生殖系统并发症,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故多见于青春期后期以后的患者,小儿少见,如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症状轻重不一;卵巢炎,约占成人女性患者的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偶可引起闭经提前,卵巢炎症状有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轻按痛,月经周期失调。

●胰腺炎,多见于成人患者,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4天~1周,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肾炎,早期病例尿中绝大多数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为该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者尿常规及临床表现与肾炎相仿,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心肌炎,约4%~5%患者并发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可与腮腺肿同时或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

腮腺炎的预防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要卧床休息,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

●饮食上要合理安排,多吃些富有营养、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

●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的排出。第三,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温馨提示

●忌吃冷饮,腮腺炎患者多会出现高烧现象,不宜多饮过冷的食品,会造成消化系统障碍,忌坚硬之物,坚硬之物必须用力咀嚼,腮腺炎患者由于腮腺部及颈下淋巴结肿大,嚼食即会引起疼痛,忌吃辛辣之物,咖喱、辣椒、辣酱、辣油等辛辣厚味之物应禁吃,以免引起发炎之处病情加重,疼痛难耐。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hangyebanxiaa.com/bxxw/8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掌叶半夏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