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掌叶半夏 > 掌叶半夏主治 > 正文 > 正文

小郎中学医记第七十八章大黄2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9 20:18:59

大黄的作用多多,除了泻下的作用,它还是活血化瘀妙品,理气清热良药。今天我们继续来看老爷爷和小指月如何使用大黄~~

诸逆冲上之咳血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有个肺热咳血的病人,右寸脉独大,肺气不降。医生用侧柏叶、白芨,以及地榆炭等炭类来止血,发现血也没有止住。

老先生说,这是什么脉势呢?小指月说,脉势上冲,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老先生说,火犯阳经血上逆,通降阳明血下行。这样便叫病人用生大黄30克煎水服用。

一剂则咳血止,三剂胸中舒畅,肺脉独大之势消失。

小指月说,难道大黄有治咳血的作用?老先生说,用大黄能通降腑肠,腑肠降,肺气随之肃降。这样血随气升降,气降则血自降,气血归经,则咳血自除,脉势下行,则胸中得舒。

小指月随后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黄帝内经》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所以在治疗肺病咳嗽或咳血时,如果病人伴有发热痰黄或血色鲜红,脉势上亢,在常规治咳喘或咳血的汤方中,加进大黄,可获奇效。

诸逆冲上之口臭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有个病人经常口臭,最严重的时候,相对面一米之处,都可以闻到他口中浊气,他自己却不自知。真是久在鲍鱼之肆不闻其臭!

指月摸完脉后,发现胃脉独大。爷爷说,这是什么病机呢?小指月说,这是诸逆冲上,胃脉不降。爷爷点点头说,这便是口臭的根本原因,阳明胃肠下行之力不够,便通过脾胃开窍于口上泛外越,而臭气逼人。

病人说,有没有除口臭的专药啊,我嚼口香糖,用各种最好的牙膏,又经常漱口,反复刷牙都没效。

老先生说,下水道不通,你马桶当然往外泛臭,你在马桶里边做再多的功夫都于事无补,把下水道通开才是王道。

病人说,医生你真行,这都让你看出来了,我一般都是两三天一次大便,而且排出来的不是成条的大便,而是粪球,像羊屎那样,甚为苦恼。

老先生说,你这便秘跟口臭是一不是二,通过排肠道都可以一起治疗。于是便开大黄甘草汤,叫他拿回去泡茶代茶饮。小指月说,大黄可以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所以甘草补土缓急,可以缓和大黄之烈性。

果然药后,便通臭除,随后每次大便稍有秘结,他便采用这小方子泡茶,使大肠通畅,口臭便不上泛。

诸逆冲上之疔疮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有个患者,平时睡醒后,眼中很多燥屎,经常眼中发红,稍微熬夜就目珠疼痛。

这次跟朋友应酬,多吃喝了些酒肉,手臂上居然长了好几个大疔,先用青霉素、四环素等消炎药以及抗生素,用了几天效果不理想,甚至这疔毒都快有走黄发黄的趋势。

老先生问,这几天大便如何?这病人说,苦无大便,数日不排。

老先生又问,指月这是什么脉象?小指月说,双寸上越,一派火热燔赤。

老先生说,诸逆冲上该怎么办?小指月说,不管他疔毒眼痛,一例用降下法。老先生说,就急用大黄15克捣碎,水煎数分钟服用即可。

病人刚服用过后两个多小时,便排出干燥的羊屎团,疔毒周围有松动之意,没有那么紧了。

效不更方,再用大黄磨成粉剂冲服,因为大黄作散剂服之,一钱之力可比煎汤四钱,这样既节省药材,又能提高疗效。连服三日,一日两次,大便畅通无比,疔毒消退,就像箭一样快。

老先生说,大黄善于清上焦之热,故目痛红肿,牙痛溃疡皆以之为要药,又善解疔疮热毒,所以疔疮家以大黄为治疔疮毒热圣药,为何呢?

小指月说,但见诸逆冲上,不管是目痛牙痛,还是疔疮肌肉疼痛,这属于阳明所主,阳明火热下行,疔毒便不外发,阳明胃肠得降,头面热火便不上攻,重用大黄通其大便,以泻代清,降胃热下行,所以疔疮可愈,目痛可除。

《医学衷中参西录》说,疔毒甚剧,它药不效者,当重用大黄,以通其大便自愈。

小指月随后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大黄治疔毒

《黄河医话》记载,忆我初入临床,曾治族弟,患人中疔,用青霉素、四环素治疗2日疗效不佳。急请先父诊治,症见:头晕、头痛、恶心、眼发花,大便已数日未解,此为疔毒欲发走黄。急用大黄15g捣碎,水煎5分钟即服。约1时许,排出数枚干结粪便。时已下午,嘱半夜再服大黄粉3g,天明症状大减。再嘱服大黄粉每次3g,1日2次,3日而愈。先父说:“大黄乃治疗疔毒圣药,重用通便自愈。”又说:“大黄下有形之积滞,泻血分中无形之实热,用之得当,确实有将军之功。”

诸逆冲上之吐衄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有个病人阳痿早泄,他听人家说要服用壮阳酒,便花了几千块钱,买了鹿茸狗鞭各类名贵药材,泡了一大罐,才喝第三天,就鼻子出血,牙齿出血,眼睛发红,如同兔子眼。他便不敢喝了,虽然没有喝,但这鼻子还经常上逆出血,十几天都没有恢复的迹象。

他便找来竹篱茅舍,老先生说,你这脉象本来就不弱,为何还服用壮阳酒呢?孰不知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到时把身体搞垮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人便略有懊悔之意说,别人都讲这药酒可以壮阳,为什么我服了就鼻子出血,牙齿出血呢?

老先生说,若虚寒体质,得壮阳之酒,可以稍安,若身体有实热,壮阳之酒进去,就如火上浇油,其火立焚。

小指月说,原来脉势上越,冲逆出血是这么造成的啊!

老先生说,血能够往口鼻里出还算幸运,有些老人家血管本来就脆,又喜服壮阳酒,稍微多喝点,眼目红肿充血,严重的搞到失明,甚至脑血管破裂出血,这样自己给自己断了后路。

这人听了后,才幡然醒悟,原来壮阳酒讲不是随便可以喝的。大家相互传说,只讲其利,不言其弊,如果都听医生这么说,他搞到血脉贲张出血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人说,那我阳痿早泄怎么办呢?老先生摇摇头说,莫纵欲,这是你身体在自救,你气血自保都不够,就没得多余气血外耗了,所以壮阳酒只是让你身体透支得更快而已。少欲延年,多欲败身。

小指月说,爷爷,像这种误服补药后,吐衄血,是不是也可以用大黄?老先生说,用含有大黄、黄连、黄芩的三黄泻心汤治疗吐衄血症,是汉代张仲景所创,后代医家都宗之。而清代唐荣川的血证论,更把三黄泻心汤作为血症诸方之首,你看这是何道理?

小指月说,心主血脉,主火,火逆冲上,必导致血液外溢,三黄泻心汤降气火即是降血。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唐荣川称此方全得力于大黄一味,逆折而下,破瘀逐成,使血气下行不为患。所以可以直接用这三黄泻心汤,抓来泡水,便是止上逆出血之良方也。当然也可以用单味大黄打粉,每次送服一两克,对于各类上逆出血,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这病人嫌打粉费时间,便直接抓两包三黄泻心汤,回去吃一次就不出血了,吃两次眼睛红的症状便消退了。看来大黄不是救人没功劳,而是有大大的功劳啊!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应用生大黄粉

《戴裕光医案医话集》记载,每包1.5g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是学习上海焦东海氏经验而得。具体用法是,取生大黄粉1.5g一包,给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服,每4小时1次。如4小时内大便已解,便色黑仍如柏油便,再给大黄粉一包,每天可给2~3次。如大便已转黄,说明出血已停止,大黄粉即可停止。值得注意的是,此种用法我们的经验是只限于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出血,肝硬化伴食管、肠道静脉曲张者出血不在此例。上消化道出血停止前后仍可按中医辨证论治,二者互不干扰。

大黄的作用多多,除了泻下的作用,它还是活血化瘀妙品,理气清热良药~~

诸逆冲上之中风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有个老者,家里人为他祝寿,备了非常丰富的酒席,当天晚上大家吃得很开心,开怀畅饮,酒足饭饱,老者吃到肚子都鼓了。

第二天早上他做饭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神志不知。家里正好又没有其他人,半个小时后,他居然自己醒过来,才发觉头晕耳鸣,脑中嗡嗡作响,不知为何会睡在地上,他马上意识到会不会中风了?

医院量血压,高压,明显有中风的趋势,赶紧服用各类降压药。

这老者一直都喜欢中医,他便特地去找中医,看看能不能治根,不想没完没了地把降压药吃下去。

老先生看了后说,指月这是啥脉象?小指月说,脉势洪数,《黄帝内经》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这种脉势就是风火把痰瘀都卷上大脑,佷容易昏厥中风,脑血管破裂出血。

这老者说,那我该怎么办呢?老先生说,首先你回去就要清淡饮食,肥的、咸的,不单要少吃,更不要吃到饱撑。这老者说,为什么呢?我不吃饱,就容易饿啊。

老先生说,你一旦吃饱胀,百脉不得下行,气火往脑袋冲得就更厉害,即便吃降压药也降不下来啊!老者听后点了下头说,确实是这样,我吃降压药,都比平常人要加倍,还管不住。

老先生说,该用什么汤方呢?小指月说,气血上冲不降,眩晕耳鸣,就用天麻钩藤饮。老先生说,单纯用天麻钩藤饮还不行,只降而不通,压力还是没法彻底缓解。还要加一味药,能够打开风火痰瘀下行的通道,只要能使上逆的脉势下行,平降气血,这病便逐渐能够恢复。

小指月说,那就只有通下的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其势如破竹,一过不留,便可以借助急将军来开通大腹,使风火痰瘀奔逆于上者能下行,脑部便不充血矣!

老先生点点头说,就要这样上病下取,引血下行,导气归田。这样天麻钩藤饮加一味大黄,就如同画龙点睛,有个向下的方向。

这老者吃了后,也没有拉肚子,只觉得大便特别顺畅,头晕耳鸣之症迅速减轻,再去量血压便降到,从此他便不敢再吃饱吃撑。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杨老治疗中风常生大黄与酒大黄并用。中医认为中风乃气血并逆于上,机窍闭塞,壅而不通所致,正如《内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此时不论风、火、痰、瘀,悉奔于上,冲逆犯脑,总属“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之证,故在治疗上就应“上逆者使其下行”,故以“通下”为主法,以急应急,大腑一通,风火痰瘀之奔逆于上者得以下行,此乃平降气血之捷法也。

然单纯通腑虽可解一时之急,但血瘀难除。杨老常用生大黄配酒大黄,大黄生用作用峻猛,泻下攻积,泻火清热,直折暴逆,取其上病下取,以引血下行,《药品化义》谓“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大黄酒制上行,泻下力较弱,功擅活血祛瘀,两药相配,升清降浊,通腑祛瘀,气血得调,风火痰瘀得去,则诸暴强直可缓解。[浙江中医杂志,(10):]

诸逆冲上之狂躁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有个农户,性格非常暴躁,简直是难以形容。有一次他吃一个鸡蛋,结果用筷子去夹,没有夹起来,反而掉下去。他顿时大发雷霆,把鸡蛋抓起来,使劲地摔到地上,结果鸡蛋在地上滚个不停。他更是气愤了,于是跳过去,用脚踩那鸡蛋。殊不知没有踩着,鸡蛋便滚到墙角去了,他更是愤怒,简直怒不可遏,整个人扑到墙角上去,非得把鸡蛋抓过来捏扁不可,捏扁还不足以泄愤。他还想把鸡蛋碎尸万段,于是把鸡蛋塞到嘴里,使劲地嚼,嚼碎后又把这些鸡蛋吐掉,方才略微一解胸中怒火。

家里人跟他难以相处,便想到,这般暴躁,简直可以用狂躁来形容得找医生看看。

小指月一看,色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很少按过如此搏指有力之脉势,里面实热必当非常重,而且他面红目赤,呼吸气粗,声音高亢,像是要到沙场中打仗,泄愤不可。这分明就是一派诸逆冲上躁狂火亢之象,好像炸药随时就可以引爆一样。

这时爷爷说,你胸中是不是经常觉得相当烦热,好像有一团火在那里烧呢?这病人说,何止一团火,到处都是火。老先生说,平时大便怎么样呢?他愤愤地说,屙不出屎。

老先生笑笑说,这看似心主神志问题,实则还是个阳明腑气不降,一包燥屎憋在肚子里憋坏了。

小指月说,那该怎么办呢?老先生说,上病下取,以泻代清,用大黄四两,酒浸一夜,水煎分三次服。

如此单味大黄这么大剂量地使用,指月还是第一次看到。老先生说,实热堵塞,盘根错节,非大黄大刀阔斧,力斩群贼不可,此时若是手软,便是留下后患。如果稍微治不得法,佷容易走向真正的狂躁。

这病人第一天吃完,大便通泻,家里人问他怎么样啊?他和缓地说,好像身体里面下了一场雨,洗了一次清凉的澡一样。那胸中的几团火不见了。病人从此大便顺畅,狂躁暴戾的性格大减。

小指月说,原来一味大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啊。老先生说,不是大黄改变了他的性格,而是他这暴躁焦急的性格,就是肚子里那包屎憋出来的。火热降不下去,当然往上面冲,这心胸便狂越不止。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医宗说约》,治实热大便燥结发狂,用大黄四两,酒浸一夜,水三升煎之,分三服。能食,脉沉实有力者立愈。

诸逆冲上之呕吐

《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有个病人,吃东西快一点,或者吃热一点的,一吃完,就会吐出来,而且自己感到整条咽喉食道都有烧灼感。

老先生说,呕吐是什么?小指月说,呕吐者胃气之不降。老先生又说,你怎么知道他胃气不降呢?小指月说,舌红有火,实热易吐,热性上越也;吃快吃急,也容易吐,此皆一派火炎上之象,所以当降其胃火。

老先生点点头说,降其胃火以止呕用什么汤?小指月说,《金匮要略》曰,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老先生点头,便用大黄20克,甘草5克。

吃一剂胃中灼热感消失,两剂下去,那种吃完饭后想呕的感觉便没有了。

小指月说,看来这还是一个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象。大黄甘草汤,通降胃肠如神啊!

爷爷说,《伤寒杂病论》里头,你知道张仲景有多少个方子用到大黄吗?小指月摇摇头。老先生笑笑说,将近四分之一的汤方中用到大黄。

小指月一听愣了,他没想到张仲景对大黄如此情有独钟。

老先生说,不是张仲景好用大黄,而是大黄此药推陈致新,开浊阴下行之力量,非它药所能取代。你如果仅仅把大黄看成泻药,那真是不能得仲圣心传,更没法尽大黄功用啊!艾草医学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草思辨论》曰,大黄之为物有定,而用大黄之法无定。不得仲圣之法,则大黄不得尽其才,而负大黄实多。

大黄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酒大黄: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炒干。

熟大黄: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大黄炭: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孕妇慎用。

(未完、待续)

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目前人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hangyebanxiaa.com/bxzz/4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掌叶半夏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