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
柚香坪洄
乡村调研
01乡村概况
本次柚香坪洄小队下乡地点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秀峰镇坪洄村的坪洄小学。坪洄村四面环山。这里有一条梅潭河将坪东村和坪洄村分隔开。村庄里不少户已经翻新了瓦房。大部分的村间道路都是水泥路,但由于许多户散养家禽,道路上会有一些排泄物。村庄有一条主道路通向外边,但道路较小不允许大卡车通过。近几年河水有在做排污处理,河路也在改善,还会再修建八公里的水泥路,大多数人家都装上了太阳能装置,河中的有人会乘竹排捉鱼,会卖给别人也会自己吃。年坪洄发水灾,年政府拨款乔迁至上面的新房子生活逐渐改善,一部分新房子是水泥结构(普通房子的样子)一部分的房子像四合院一样的旧老土房子。
02经济
1、农业
当地基本上每户人。都有种植柚子和水稻,并依靠这个维持生计。柚子是在每年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由政府派人收的,一斤柚子在2-3分钱。农户种植柚子时需要雇佣技术人员来指导套袋,每一个袋子一分钱。
2.副业
只有少部分农户有经营店铺,且大部分是便利店。大部分农户都有养家禽,一般为鸡、鸭,少数养猪,牛。
3.农户兼业
基本上每户家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小孩照看家里的土地。
4.雇工经营
由于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一些家里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会在收获季节时雇佣人帮忙收柚子。
5.农民与市场
政府会在收获季节派人上来收,一斤7-8分钱,平和蜜柚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贩卖的。
6.农户的消费
当地有一家服装店,但大部分服装由农户自己网购或等有买有衣服的车进山。猪肉包子是由每天早上骑摩托车的人在道路上贩卖。从村子里出去的车只有一趟,从坪洄村到漳州市区万达广场需要50块钱,3-4小时。
03文化教育
村里晚上会有一部分人跳广场舞,但没有老年的休闲活动中心。村民对向日葵此次下乡活动非常支持。农户一年忙着种植,基本没有农闲时间。村里每年有两次祭拜,一次就是四月的佛诞节,还有就是腊月。四月初八是村庄里面自己独特的节日,在那一天,村里会搭戏台、吃米粿。
坪洄小学规模小,教育幼儿班、一、三、五年级的孩子,而坪东小学教育二、四、六年级的孩子。坪洄小学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
坪洄小学的师资大部分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没有通过教招考试是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由学校或当地基层组织提名,行政主管部门选择推荐。
04总结反思
从坪洄村整个自然环境来看,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梅潭河如同月牙般将村落环抱。河水清澈空气清新,遍山柚林其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从社会文化方面看,其原始村落环境保存相对完好,黄土瓦房以及四角楼、四分之一的土楼等内有的文化特色村落建筑群相对保存完好。其特色的语言主要以客家话和闽南话为主要体系,村落内青壮年劳动力四处奔波引入多地方言特色。可以说坪洄方言,在语言随区域的变化而产生的语音变化方面同样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其传统的饮食都是取材于村内,原生态自然绿色拥有着区别于都市的田园风光。无论从哪一点看,坪洄村在旅游资源方面绝对是未被发掘的宝藏。
但由于旅游业前期投入资金成本太高,村内本已经开发到一半的沿河公园半途弃建。村内可以考虑公开招商引资,就村内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写一份完备的策划书。坪洄蜜柚由于其口感多汁美味,多年来已有一定的品牌口碑和相对的影响力。柚子树多连片种植环山而生,可以在柚子成熟时,举办采摘园活动一方面解决了柚子采摘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本地旅游特色。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展线上电商平台的销售方式,或者线上种植养成的方式每人可线上领养柚子树。相对于原本有政府或者中间商统收统购方式,其灵活性已经利润值更高。包括延长柚子产业链提高柚子的本身附加值,原材料即原始柚子的出售利润太低村内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以及种植柚子所需技术人员的指导,一定程度上为柚子批量生产带来了困扰。扩展柚子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在第二产业方面的发展。如加工柚子茶、柚子果糖、柚子型香包或者饮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衍生出许多加工行业,可以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流。这几年国家政府的帮扶村内河流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道路通畅同样来往的车子也要多,村内仅有一辆公共交通工具且每天仅往返一次。在这方面应该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建设,增派公共车辆。就村内的商业而言,简单日常生活用品在村内便利店可以买到但是大多种类单一。蔬菜水果则需要大卡车从漳州运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成本,村内大多是种植水稻和柚子树。其种类较为单一,应当适当增加作物的多样性种植。村内固定的服装或者其他熟食物资,并没有固定摊位而是由流动的摩托车汽车等绕村叫卖。虽然是方便了一些老年人购买,但是同样限制了其商品在多样性稳定性方面的发展。
在教育文化方面,这一方面是坪洄村的孩子们缺失最多的。精神上的贫瘠,远比物质上的匮乏可怕。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穷什么都不能穷思想。在没来到这个山村时,我原认为教育资源的差距,在现如今信息化时代应该对于寒门学子的影响不会特别大。直到我亲身来到这里,真正的站在了这里的讲台面对他们,向他们输出我所拥有的知识。我才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五六年级学生都知道什么是高山流水、原来不是所有小朋友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原来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对最近社会上的热点新闻了如指掌。原来有着无数大山里的小朋友,被教育思想文化资源的匮乏阻隔了飞出大山的道路。村子由于偏僻,村内学校的教师大都是民办教师年龄相对较大。给孩子带来的知识也相对于大山外的更加的局限,更缺少活力。村内大多是空巢老人、而小朋友们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网络但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却很少有人教他们。村子里的小孩子们,很少有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很难想到这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其中很多人,想仅读完初中就去外出闯荡打工。而女孩子更是如此,读书不好就在十七八岁嫁人。寒门再难出贵子,何其可悲啊!村子应该通过其他多方渠道,吸引更多年轻活力的教师进来。村内缺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连跳广场舞都缺乏场地和设备。没有老年活动中心村内的老年人没有办法举行大型的文娱活动。
总体来看不仅要扶经济上的贫困,更应该扶的是思想上的匮乏。向日葵在这短短十几天的下乡时间,可能并不能教授多么深奥的知识,也并不能凭一己之力将教育资源方面的匮乏填补完整。但是我们可以做一束光,一束为小朋友们照亮前路的光,一束照向山外的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hangyebanxiaa.com/bxzz/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