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一般细胞的直径为10~μm。
3、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三部分组成。
4、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
5、质体是植物体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质体按照有无色素可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6、有色体和色素的区别①有色体是一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主要是黄色、橙红色或橙色;
②色素是溶解在细胞液(液泡)中,呈均匀状态,主要是红色、蓝色或紫色。
7.细胞后含物1)淀粉粒:
①单粒淀粉粒:一个脐点,直链淀粉遇碘液显半。
②复粒淀粉粒:2个以上脐点,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液显紫。
③半复粒淀粉粒:2个以上脐点,红色。
2)菊糖:
①多含在菊科、龙胆科、桔梗科部分植物根的薄壁组织中。
②鉴定:10%α—萘酚乙醇+硫酸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3)糊粉粒:
加硫酸铜和苛性钠水溶液显紫红色。
4)脂肪和脂肪油:
加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加锇酸变黑色。
5)晶体:
代谢废物
8、代谢废物1)草酸钙结晶:
①方晶(甘草、黄柏)、针晶(半夏、苍术)、簇晶(大黄、人参)、砂晶(牛膝、曼陀罗)、柱晶(射干、淫羊藿)。
②鉴定:不溶于醋酸,遇20%的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
2)碳酸钙结晶:
①多存在于爵床科、桑科、荨麻科等植物叶表皮细胞中。
②鉴定:加醋酸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泡。
9、细胞壁的特化
类型
细胞举例
作用
鉴别方法
木质化
导管、管胞、木纤维、石细胞
增强机械支持力
加间苯三酚溶液再加
浓硫酸或浓盐酸显红色
木栓化
周皮的木栓层
保护作用
加苏丹Ⅲ试液
显橘红色、红色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一、分生组织(按来源和功能分)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
初生分生组织(分裂和分化)
↓
原表皮层—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皮层、髓
原形成层—初生维管组织
↓
此生分生组织
↓
木栓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
类型
来源
功能
原分生组织
由种胚遗留下的一群原始细胞(胚性细胞)
无任何分化,终身保持分裂能力,使根、茎、枝伸长和长高
初生分生组织
由原分生组织衍生出来的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群
细胞一方面保持强的分裂能力,一方面开始分化,产生根和茎的初生构造
次生分生组织
由成熟组织的细胞(如皮层、维管柱鞘)重新恢复分生能力而形成
产生根和茎的次生构造,使其不断加粗
二、薄壁组织薄壁组织:称基本组织,在植物体中分布最广,占有最大的体积,是植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类: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三、保护组织类型
部位
细胞特点
附属结构
初生保护
组织
—表皮
幼嫩器官的表面
呈扁平的长方形,多边形或波状不规则形,彼此嵌合,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透明,无叶绿体,外壁常角质化
气孔、毛茸(腺毛、非腺毛)
次生保护
组织
—周皮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多年生的根和茎的表面
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木栓层细胞扁平,排列紧密,细胞壁木栓化;木栓形成层为次生分生组织;栓内层为薄壁组织,茎的栓内层常含叶绿体
皮孔
气孔轴式:组成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与周围的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通常分为:直轴式、平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
腺毛:有分泌功能,由腺头和腺柄两部分组成,头部能分泌挥发油、粘液、树脂等;
非腺毛:无分泌功能,无头、柄之分,单纯起保护作用
周皮:是一种次生保护组织,它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复合组织。
①木栓层:木栓层向外丰盛的细胞,扁平、排列整齐紧密、壁木栓化、成熟时为死细胞(不透水、不透气、不透光)。
②木栓形成层:茎中由表皮、皮层或韧皮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转化而成;根中一般由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形成;
③栓内层:木栓形成层向内分生形成的活细胞,常为薄壁组织
四、机械组织分类:根据细胞结构、形态及细胞壁增厚方式,机械组织可以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类型
分布
细胞学特征
分类
厚角组织
位于茎棱角处、叶柄、花柄的表皮下方,分布在幼嫩器官
生活细胞,有潜在的分生能力,有叶绿体,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不影响植物的生长。细胞成分:纤维素,果胶质,不含木质素
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情况,分为3种类型:
真厚角组织、板状厚角组织、腔隙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位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分布在成熟器官
死亡细胞,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大多为木质化的细胞,壁厚,有层纹、纹孔
根据细胞形状不同,可分为:石细胞、纤维
五、输导组织1、导管和管胞
位于木质部,自上而下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类型
分布部位
形态特点
功能
导管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买麻藤纲木质部
呈管道状,管径较大,横壁贯穿形成大的穿孔
输导能力较强
管胞
蕨类,裸子植物木质部
呈西包装,管径小,尖削端相接,无穿孔板
输导能力较弱
1)导管和管胞根据纹理不同,可分为: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2)维管束是维管植物的输导组织,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整个植物体的内部,除了具有输导功能外同时对植物起着支撑作用。
3)有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维管束;无限维管束: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常见于茄科、葫芦科、夹竹桃科、萝藦科、旋花科、桃金娘科等植物的茎。
六、分泌组织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蜜腺。
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油细胞、粘液细胞、单宁细胞)、分泌腔(离生式、溶生式)、分泌道(树脂道、油管、粘液道)、乳汁管(有节、无节)。
乳汁管植物的科类:无节乳汁管:夹竹桃科、萝藦科、桑科以及大戟科的大戟属。
有节乳汁管:菊科、桔梗科、罂粟科、旋花科、番木瓜以及大戟科的橡胶属。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第一节根1.根的形态:根通常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的营养器官,具有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更主要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和繁殖等功能。一般不生芽、叶和花,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2.根的类型1)主根、侧根、纤维根
主根: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成。
侧根:主根的支根。
2)定根、不定根
定根:由胚根直接或间接发育而来,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不定根:不是由胚根直接或间接发育而来,而是从茎、叶或者其他部位长出来的。
3)直根系、须根系
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根
根系
植物界的分布
定根
主根
直根系
双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
侧根
不定根
须根系
单子叶植物
蕨类植物
3.根的初生构造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的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呈带状,环绕侧壁和横壁而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因增厚部分宽度常远比其所在的细胞壁狭窄,故从横切面看,侧壁增厚的部分呈点状,故又称凯氏点。
中柱鞘:也称维管柱鞘,在内皮层以内,为维管柱最外方的组织,常为薄壁细胞。
4.根的次生构造①次生韧皮部:由形成层产生,具韧皮射线。
②次生木质部:由形成层产生,具木射线。
③形成层。
④初生韧皮部。
⑤初生木质部。
第二节茎1.茎与根的区别茎具有节和节间,节上生叶或生芽,而根无节和节间之分,这一点常常是区分根类和根茎类,块根和块茎类药材的重要依据之一。
2.茎的变态地下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
根茎(根状茎):与根相似,但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具有鳞片叶、顶芽和腋芽,如人参、黄连、姜等
叶状茎(叶状枝):茎变为绿色扁平的叶状,如仙人掌、天门冬
块茎:肉质块状,节间短,具有短小的鳞片叶或无,如半夏、天麻、马铃薯等
枝刺(棘刺):茎变为刺状,分枝或不分枝,生于叶腋,如皂荚、山楂等
球茎:肉质球状,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膜质鳞片叶、顶芽、腋芽及不定根,如荸荠、慈菇等
钩状茎:茎变成弯曲钩状,无分枝,生于叶腋,如钩藤
鳞茎:球状或扁球状,茎极度缩短为鳞茎盘,上有多数肉质的鳞片叶,具顶芽、腋芽和不定根,如贝母、百合、洋葱等
茎卷须:茎变为卷须状,柔软常有分枝,如葡萄
小块茎:腋芽或花芽常形成小块状的小块茎,如山药的零余子
小鳞茎:腋芽或花芽常形成鳞片状的小鳞茎,如大蒜、洋葱等
3.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构造表皮(保护组织):单层细胞,常有气孔和毛茸,并具角质层。无叶绿体和根毛
4.双子叶植物草质茎与木质茎的构造比较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
表皮长期存在,上有气孔
产生周皮,上有皮孔
维管形成层仅有束中形成层,没有束间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有束间形成层和束中形成层
没有维管射线和年轮
有维管射线和年轮
髓大,髓射线短而宽
髓小,髓射线长而狭窄
5.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比较双子叶植物根茎
单子叶植物根茎
最外层
常具木栓,少数有表皮或鳞叶
多为表皮,少数为周皮
皮层
常具叶迹和根迹维管束
常具叶迹维管束,比例较大,内皮层多明显
维管束
外韧型,环状排列,具髓
有限外韧型或周木型,散在
第三节叶完全叶:凡具备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的叶称完全叶,如桃,桑,柳的叶。
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的叶称不完全叶,如石竹,龙胆,烟草,荠菜,女贞,樟树等的叶。
叶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还有吐水、吸收、储藏和繁殖功能。
第四节花
1、花的组成1)花梗
2)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的着生部位
3)花被—分为花萼和花冠
4)雄蕊群—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5)雌蕊群—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
2、花冠类型1)离瓣花冠—十字形(十字花科)、蝶形(豆科蝶形花亚科)、假蝶形(豆科假蝶形花亚科)。
2)合瓣花冠—唇形(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爵床科、忍冬科、半边莲科)、管状(菊科管状花亚科植物)、舌状(菊科舌状花亚科植物)、漏斗状(旋花科、茄科曼陀罗属)、钟状(桔梗科)、高脚杯蝶状、辐状或轮状。
3、雄蕊类型二强雄蕊: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
四强雄蕊:十字花科
单体雄蕊:锦葵科、远志科、楝科
二体雄蕊:豆科蝶形花亚科、罂粟科紫堇属
多体雄蕊:藤黄科、芸香科、木棉科
聚药雄蕊:菊科
4、子房着生位置子房上位(下位花或周位花)
子房半下位(周位花)
子房下位(上位花)
5、花序花在花枝或者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分为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
1)无限花序类型(总状花序类)总状花序,复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复穗状花序,葇荑花序,肉穗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复伞形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2)有限花序(聚伞花序类)单歧聚伞花序(紫草、射干、唐菖蒲),二歧聚伞花序(石竹科、卫矛科),多歧聚伞花序(大戟科大戟属),轮伞花序(唇形科)。
第五节果实1、果实的类型按果实的来源、结构和果皮的性质分为:
①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形成1个果实。
②干果: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干裂或不干裂,可分为裂果或不裂果。
③聚合果:由一朵花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果实。
④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如桑葚、凤梨、无花果。
单果的类型浆果:胡椒科、桑寄生科、葡萄科、天南星科、棕榈科椰子属、百合科黄精属、石蒜科仙茅属;
核果:金粟兰科、防己科、樟科、蔷薇科梅亚科、鼠李科(多数)、山茱萸科(多数)、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棕榈科槟榔属、蒲葵属;
梨果:蔷薇科梨亚科;
柑果:芸香科柑橘属;
瓠果:葫芦科
干果的类型
裂果:
蓇葖果—小檗科淫羊藿属
荚果—豆科
角果—十字花科
蒴果—马兜铃科、石竹科、罂粟科、大戟科、锦葵科、堇菜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龙胆科、旋花科、玄参科、紫葳科、爵床科、桔梗科、百部科、百合科(贝母属、百合属)、石蒜科石蒜属、薯蓣科、鸢尾科、姜科、兰科
不裂果:
瘦果—菊科、蓼科、败酱科、川续断科
颖果—禾本科
坚果—外被总苞:胡桃科、斗壳科、桦木科榛亚科;小坚果:唇形科、紫草科、香蒲科、莎草科
翅果—杜仲科、榆科、槭树科、木犀科
双悬果——伞形科
聚合果类型聚合蓇葖果—毛茛科(部分)、芍药科、木兰科(木兰属、八角属、含笑属)、景天科、蔷薇科绣线菊亚科;
聚合瘦果—毛茛科(部分)、蔷薇科蔷薇属、泽泻科;
聚合核果—蔷薇科悬钩子属;
聚合浆果—木兰科(五味子属、南五味子属);
聚合坚果—睡莲科
第六节种子种子在植物界的分布—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种子的形成—由胚珠发育而来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区别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形态
无根茎叶的分化
有根茎叶的分化
组织
无组织分化
有组织分化
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
生殖器官为多细胞
合子发育
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
合子发育时不离开母体,形成胚
裸子植物的特征:1)孢子体发达;
2)花单性,胚珠裸露,不形成果实;
3)具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4)具颈卵器构造;
5)长具多胚现象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差异
3、各个科的形态特征及植物类群
离瓣花亚纲一、桑科Moraceae1)木本,稀草本和藤本。
2)常有乳汁。叶多互生。
3)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单被花,雄花的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且对生,雌花花被有时肉质;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1室1胚珠。
4)常为聚花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桑:根皮(桑白皮)嫩枝(桑枝)叶(桑叶)果穗(桑葚子)
2)大麻:果实(火麻仁)3)无花果隐头果(无花果)4)薜荔隐头果(木馒头)
二、木兰科Magnoliaceae1)木本为主,体内常具油腺体;
2)单叶互生,托叶大而早落,托叶环痕明显;
3)花大,单生,顶生或腋生,多两性;花被3基数,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于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4)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厚朴根皮、干皮和枝皮(厚朴)
2)北五味子∕五味子果实(五味子)3)八角果实(八角)
三、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1)草本
2)单叶互生,无托叶
3)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呈总状花序
4)花瓣4,十字形排列,四强雄蕊,子房上位,侧膜胎座,隔膜分成2室
5)长角果或短角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菘蓝根(板蓝根)叶(大青叶)2)葶苈种子(葶苈子或北葶苈子)3)白芥种子(白芥子)
四、蔷薇科Rosaceae1)草本或木本。常具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有托叶。
2)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合成一碟状、杯状、坛状或壶状的托杯,又称被萼片、花瓣和雄蕊均着生托杯的边缘;萼片5,花瓣5,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至多数,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1至多数胚珠。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龙牙草全草(仙鹤草)
2)掌叶覆盆子果实(覆盆子)
3)月季花花(月季花)
4)玫瑰花花(玫瑰花)
5)地榆根(地榆)
6)杏种子(苦杏仁、杏仁)
7)山楂果实(山楂)
8)皱皮木瓜果实(木瓜、皱皮木瓜)
五、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1)草本、木本或藤本,根部常有根瘤
2)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3)花两性,花瓣5,多数为碟形花;雄蕊10,二体;心皮1,子房上位,边缘胎座
4)荚果,种子无胚乳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合欢树皮(合欢皮)
2)决明种子(决明子)
3)皂荚果实(皂荚)
4)甘草根及根茎(甘草)
5)荚膜黄芪根(黄芪)
6)补骨脂果实(补骨脂)
7)密花豆茎藤(鸡血藤)
8)野葛根(葛根)
9)苦参根(苦参)
六.大戟科Euphorbiaceae1)木本或草本,常有乳汁
2)叶互生,多为单叶,基部有时有腺体,托叶早落或缺
3)花单性同株或异株,单被或无被花,有花盘或腺体;子房上位,心皮3,3室
4)果多为蒴果,稀为浆果或核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巴豆种子(巴豆)
2)蓖麻种子(蓖麻子)
3)大戟根(京大戟)
七、五加科1)木本,多年生草本,茎常有刺
2)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
3)花小,两性,辐射对称,伞形花序,花盘生于子房顶部,子房下位,心皮2~15合生
4)浆果或核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人参根(人参)
2)三七根(三七)
3)西洋参根(西洋参)
4)细柱五加根皮(五加皮)
5)刺五加根、根状茎、茎皮(刺五加)
八、伞形科Umbelliferae1)草本,常含挥发油;茎中空,表面常有纵棱
2)叶互生,叶片分裂或为复叶,稀为单叶
3)花小,两性花,为伞形花序,花5基数,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2室,每室有1胚珠
4)双悬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当归根(当归)
2)柴胡根(柴胡)
3)川芎根状茎(川芎)
4)防风根(防风)
5)白花前胡根(前胡)
(Ⅱ)合瓣花亚纲一、唇形科Labiatae1)草本,多含挥发油
2)茎四棱形,单叶或对生
3)腋生聚伞花序排成轮伞花序,再组成其他混合花序;花萼5裂,二唇形,宿存;花冠5裂,二唇形;雄蕊4,2强,或退化为2枚;花盘下位,肉质;2心皮,4深裂成假4室,每室1胚珠
4)果实为4枚小坚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益母草全草(益母草)果实(茺蔚子)
2)薄荷全草(薄荷)
3)丹参根(丹参)4)黄芩根(黄芩)
5)紫苏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
6)夏枯草全草或花序(夏枯草)
7)连钱草全草(连钱草)
二、茄科Solanaceae1)草本或灌木
2)单叶互生,无托叶
3)花单生、簇生或排成聚伞花序;花萼常5裂,宿存;雄蕊常与花冠裂片同数而生;子房上位,2心皮2室,有时因假膜成不完全4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
4)浆果或蒴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宁夏枸杞果实(枸杞)
2)百花曼陀罗全株及种子有毒,花(洋金花)
3)枸杞根皮(地骨皮)
4)酸浆果实
三、桔梗科Campanulaceae1)草本,常具乳汁
2)单叶互生,少为对生或轮生,无托叶
3)花单生或成花序种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宿存;花冠5裂,常钟状或管状;雄蕊5枚;雌蕊常由3心皮合生,中轴胎座,常3室,子房下位或半下位
4)蒴果,稀浆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党参根(党参)
2)桔梗根(桔梗)
3)沙参根(南沙参)
4)半边莲全草(半边莲)
四、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1)常为草本,有的具乳汁或树脂道
2)单叶互生,少数对生,无托叶
3)头状花序,外有总苞围绕,再集生成总状、伞房状等;萼片常变成冠毛,或呈针状、鳞片状、或缺。花冠常为管状、舌状;聚药雄蕊;2心皮1室
4)连萼瘦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红花管状花冠(红花)
2)菊花花序(菊花)
3)白术根茎(白术)
4)茵陈幼(茵陈);黄花蒿地上部分(青蒿);艾叶(艾叶)
5)苍术根茎(苍术)
6)牛蒡果(牛蒡子);根茎叶(牛蒡根茎叶)
7)大蓟、小蓟全草
五.天南星科Araceae1)多年生草本,常具块茎或根状茎
2)单叶或复叶,叶柄基部常有膜质鞘;网状脉
3);两性或单性小花;肉穗花序,具佛焰苞;单性者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被,雄蕊1~6,常愈合成雄蕊柱;子房上位,由一至数心皮组成一至数室,每室一至数枚胚珠
4)浆果,密集于花序轴上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半夏块茎(半夏)
2)天南星块茎(天南星)
六、百合科Liliaceae1)常为草本,稀木本。常具鳞茎、根状茎、球茎或块根。茎直立、变态成叶状枝
2)单叶互生、对生、轮生或退化成鳞片状
3)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序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单被花,花被片6,花瓣状排成2轮,分离或合生;雄蕊6;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3室,中轴胎座,胚珠常多数
4)蒴果或浆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百合鳞茎或鳞叶(百合)
2)浙贝母小鳞茎(珠贝)鳞叶(大贝)
3)知母根状茎(知母)
七、兰科Orchidaceae1)多年生草本;陆生、附生或腐生;具根状茎、块茎或假鳞茎
2)单叶互生,有时退化成鳞片状,常有叶鞘。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
3)花两性,两侧对称,雄蕊和雌蕊合生成合蕊柱,子房下位,3心皮1室,侧膜胎座
4)蒴果,微小粉粒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
1)天麻块茎(天麻)
2)石斛全草(金钗石斛)
3)白及块茎(白及)
爱上医学▼往期精彩回顾▼20张图,让你学会心血管常见疾病内科-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病病理-生殖系统和乳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