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掌叶半夏 > 掌叶半夏特性 > 正文 > 正文

道地药材川大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9 10:12:15

中研技术让百草品牌更卓越

百草小贴士

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成立于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九信中药集团有公司、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股东联合创办,主要从事中药资源评估、检验与检测、技术咨询与服务等业务。

道地药材川大黄

以下内容节选自

T/CACM.31-道地药材第31部分:川大黄

川大黄产于四川西部高山峡谷、西北高原及盆地边缘山区的野生及栽培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川大黄分为雅黄和南大黄。其中雅黄来源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主产于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四川西部高山峡谷、西北高原地区;南大黄来源于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省北川、青川等盆地边缘山区。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主治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

01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02

品种沿革

川大黄别名将军、黄良、川军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下品,其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云:“一名黄良。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益州北部汶山即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北,西山今昆明。“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提出了优质大黄的质量特征,并推崇西川产川大黄。

唐代《新修本草》记载:“幽(今北京南)、并(今太原)以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今甘肃宕昌南阳)、凉州(今甘肃宕昌)、西羌、蜀地皆有。”唐代所用大黄,出现了一些非正品大黄,但仍主要以大黄属掌叶组植物为主。

宋代《本草图经》曰:“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琬,长一二尺,旁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茎青紫色,形如竹。”从这一段形态描述看来,叶似蓖麻,根如芋,开黄花者,大抵是指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而开青红似荞麦花者,大抵指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和唐古特大黄(鸡爪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Regel.而言。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云:“大黄,无毒,植生……今以产四川者良。〔道地〕蜀州、陕西、凉州。”陈嘉谟《本草蒙筌》云:“味苦,气大寒。味极浓。阴中之阴,降也。无毒。形同牛舌,产自蜀川。必得重实锦纹,勿用轻松朽黑。”均推崇川产大黄。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曰:“今以产四川者良。”

大黄的本草记载在明清时期进入了全盛时期,明清的医家更为推崇川产大黄。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及清代《植物名实图考》等所载大黄,皆与当今三种正品相吻合。此三个品种历经中医临床千余年考验一直延续至今,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

03

产地沿革

从历代本草文献记载来看,古代河西地区及蜀郡北部,即现青海东部及东南部、四川西北部是唐古特大黄的主要分布区;古代陇西及周边地区,即现甘肃东部及东南部、青海与四川西北部交界区域是掌叶大黄的主要分布区;古代蜀川、陕西州郡,即现四川东北部及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是药用大黄的主要分布区,形成了大黄不同种质资源的各自主产区。可见四川产的川大黄和甘肃、青海等地产的西大黄是自古以来推崇的两类道地药材。川大黄产地沿革见表1。

04

道地产区及生境

4.1道地产区

掌叶大黄主要分布于炉霍、石渠、色达、理塘、康定、新龙等甘孜州各县,阿坝州各县,阿坝州各县,木里、越西、冕宁等凉山州各县和石棉县等四川西部高山峡谷、西北高原及盆地边缘山区;唐古特大黄主要分布于石渠、德格、色达、巴塘、理塘等甘孜州各县和若尔盖、松潘、马尔康、九寨沟等阿坝州各县川西北高原区;药用大黄主要分布于北川、青川、平武、万源、雅安、宣汉等盆地边缘山区。

4.2生境特征

性喜冷凉,耐寒,忌高温。冬季最低气温在-10℃以下,夏季气温不超过30℃,无霜期d~d。掌叶大黄宜生长在海拔0m~m的山坡或山谷湿地,唐古特大黄宜生长在海拔m~m的高山沟谷中,药用大黄宜生长在海拔m~m的山沟或林下。年平均日照时数h以上,其中年生育期日照时数大于h,以阴坡或有其他遮荫为宜。喜水忌涝,适宜年平均降雨量mm~mm。喜肥,适宜于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多栽培于山地半阴坡林缘,地势以干燥、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缓坡为宜。

版权声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zhangyebanxiaa.com/bxtx/5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掌叶半夏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