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又到了……嗯……胡吃海塞的季节。
于是,好多人脸上又开始冒出了青春美丽的小痘痘。
青春痘,中医又称“肺风粉刺”《医宗金鉴》,相当于西医的痤疮,系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男女,好发于颜面及背部,形成丘疹、脓疮等损害,严重者影响容貌。
中医认为,素体阳热偏胜,加之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偏盛,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本病,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浸渍,使血热蕴结,导致本病。病位在肌肤腠理,病机为热毒蕴蒸肌肤。
中医治疗需根据病症辨证论治,今天我们简单说一说穴位治疗。
主要穴位有:合谷、曲池、内庭、迎香、少泽。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曲池定位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足背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肺经风热(以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气喘,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加列缺、尺泽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列缺简便定位法拇长展肌腱之间。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或立掌或侧掌,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湿热蕴结(可伴有发热、咽干、关节酸痛或身倦乏力、纳呆呕恶,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加足三里、阴陵泉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阴陵泉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痰湿凝结(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神疲倦怠,纳少痰多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加丰隆、三阴交
位于足外踝上8寸(大约在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处。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冲任不调(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加血海、关元
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这些穴位可常规针刺,也可以自行按摩,以穴位酸胀感为度,或艾条灸每穴十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
刺血疗法:耳尖、耳背瘀络、大椎、肺腧(可配合拔罐)
另外还需注意:1、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2、保持大便通畅。3、不熬夜,作息规律。4、少用或不用化妆品,温水洗脸。5、严禁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继发感染。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